国企关于基层党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

更新时间:2023-11 来源:网友投稿

D的二十大提出,增强D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,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把基层D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D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。D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要实现持续的创新发展,需要以系统思维不断开拓思路、积极探索。集团能着力构建D建载体创新“总体设计部”,应用系统思维创新拓展“D建+”,采用项目化管理手段,有效分解D建任务目标,明确工作进度,强化考核督导,确保基层D建抓稳抓实,提升D建融入中心工作成效,实现D建项目从点上探索到面上推广、从重点突破到整体推进、从成功做法到长效机制的拓展和提升,以高质量D建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。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:

一、把握实质内涵,找准“+”的发力点

“D建+”的基本概念是把D的建设融入D的各项事业、各项工作,借鉴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,通过对D建项目的申报立项、组织实施和验收评估实施全过程管控,D建项目由D支部牵头负责,成员以D员为主,可适当吸收员工骨干,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检验D组织和D员作用,把D建项目建设成培养D员业务骨干和发展新D员的实践平台。

一是“D建+重大专项”保障“后墙不倒”。主要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、专项任务完成等方面立项,D支部联合D建共建单位,建立D员突击队攻坚克难,实现D建引领,推进国家重大工程高质量完成。为确保重大专项落实落地,组织基层D支部聚焦工程建设中的重点、难点、痛点问题,实施“D建+重大工程建设”项目攻关,与建造、监理单位成立项目临时D支部,大力协同、穿透管理,安装提前介入采购、调试提前介入安装,提前完成主体施工并具备安装条件。同时,基层支部按照D员技术和工作经历合理分工,制定登高项主动认领工作,确保工程安全、质量、进度全面受控。

二是“D建+改革创新”引领高质量发展。主要从落实国企改革行动方案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新形势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新要求和D员职工队伍新变化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等方面立项,探索建立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发挥D组织作用的D建品牌。围绕深化改革,组织基层车间D支部强化协同配合,打造“D建+创新”特色品牌,生产“华龙一号”最强“核能芯”。向生产线D支部发出“千斤重担人人挑,个个身上有目标”号召,由老D员和青年组成D员攻坚团队群策群力、共议难题;“D员监造突击队”将战线向前延伸至原材料生产加工企业,确保原材料保质保量走进生产线,燃料组件顺利交付。

三是“D建+安全质量”筑牢企业发展的生命线。主要从提高生产效率、降本增效、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着手,组织生产型单位以解决生产中的重点、难点问题为着力点立项,不断提高基层D组织发挥表率引领作用。围绕优化产品工艺流程,组织基层D支部构建固化主题D日活动新模式,以D组织生活为载体,制定实施专题行动,有效解决技术优化、隐患排查、现场管理提升等问题30余项;成立专项D员攻关组,针对产品生产问题进行攻关,创造经济效益200万元;对示范工程相关产品生产效率提升进行攻关,成功实施级联结构优化及工艺线路技改,经济效益提高1400万元。

---此处隐藏3223字,下载后查看---

一是开展“D建+”切入要准。生产经营和D建工作需要搭建一个相互连接的桥梁,只有将D建更好地融入业务、更有效地助力生产经营。应重点围绕发展需要,以解决业务工作中的重点、难点和关键问题为核心,坚持问题导向,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聚焦薄弱环节,突破重点难点制定D建工作目标,在持续用力中抓实D建,增强D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为生产经营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坚强保障。

二是开展“D建+”目标要明。通常一说“项目”,表示任务繁重,必须要有目标、有计划,各级组织、各个部门需要配合、协调,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一切资源,也就是D的建设要有前瞻性、科学性和系统性。只有明确了目标,基层D建项目才有了行动指南。基层D组织对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,什么工作具体该怎么做也会形成一个清晰、明确的思路,才能把D建工作始终扛在肩上、抓在手上,在推动D建工作和经营工作高位对接、深度融合上下功夫,从而提高D建工作的现实生产力。

三是开展“D建+”项目要实。D建项目的具体内容,决定了基层D组织的努力发展方向。这就要求基层D组织在提出和制定D建项目过程中,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坚持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,必须满足改革发展需要,必须紧密围绕工作实际,把具体的D建项目与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结合起来,把各项工作融入D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,做到同建立、同部署、同激励、同考核。要遵循D建工作项目的规律,围绕工作重点,逐步建立起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覆盖全局、各具特色”的D建项目工作格局,实现D建工作项目与中心工作相互促进、相互提高。

四是开展“D建+”考核要细。有了好的D建项目,如果不执行,或者落实不到位,就会变成一纸空文。要保证D建工作的项目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,那就必须要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机制,避免仅凭印象和感觉来衡量D建工作好坏的弊端,形成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。要使D建工作项目化真正落到实处,就必须实行“一个项目,一个班子,一套措施,一种考核”,要通过层层负责制和严格的考核,加强对D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和督促,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,帮助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,并将好的经验和先进的做法进行总结和推广,以点带面,促进基层D建工作项目整体水平的提高。

五是开展“D建+”成效要好。创新拓展“D建+”目的是要发挥基层D组织的服务、保障、监督作用,中心工作任务完成的好不好是D建工作项目化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,也是衡量和检验D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。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,更不能存在“两张皮”现象,要真正做到工作重心在哪里,D建工作就开展到哪里,D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,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处处有D组织的活动,处处有D员的风采,处处体现D组织的先进性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。